当前位置:首页 > 顺盈 > 正文

不发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

  • 顺盈
  • 2023-03-15 18:20:13
  • 148
摘要: 身体发热但不发烧是什么原因 一般肾阴虚常出现像是腰膝酸软,头晕,困倦,乏力,严重的出现像是盗汗,失眠,手脚心热,可以服用知伯地黄...

身体发热但不发烧是什么原因

一般肾阴虚常出现像是腰膝酸软,头晕,困倦,乏力,严重的出现像是盗汗,失眠,手脚心热,可以服用知伯地黄丸调理,具有很好的滋阴清热的作用,另外可以平时冲一些枸杞做茶饮,以助于补益机体的阴虚。

/iknow-pic.cdn.bcebos.com/ac6eddc451da81cb4dd4eeb25f66d0160924319a"target="_blank"title="点击查看大图"class="asf0bd-360c-3ac5-be59 ikqb_img_alink"/iknow-pic.cdn.bcebos.com/ac6eddc451da81cb4dd4eeb25f66d0160924319a?x-bce-process=image%2Fresize%2Cm_lfit%2Cw_600%2Ch_800%2Climit_1%2Fquality%2Cq_85%2Fformat%2Cf_auto"esrc=""/

扩展资料:

中医认为,人体内有气机运行,根据气机的不同状态,可分别归属为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行。气偏于动态而运行较快就对应于火,气偏于静止就对应于水。火又可分为实火和虚火,如果气机在狭小的空间运动必然拥挤,这种情况是实火。

如果气机运行很快,但空间不狭小,就是虚火。实火要侧重于疏散,散开以后气机不再拥挤,火也就消散了;虚火则要侧重于滋阴,阴气充足以后可以涵养住阳气,使阳气不再乱窜,也就不表现为虚火了。

火可出现在心、肺、肝、胃、肾等脏腑,都可用中药治疗。具体选药应考虑每一味的性味归经。首先要选寒性或凉性的药物。其次再选择药物的味。

寒凉的药有苦寒、辛凉、甘寒三种,实火一般用苦寒或辛凉类,因为这两类药能够寒凉清热的同时,又有疏散、开破的作用,把拥挤的气机散开;虚火一般选甘寒的药物滋阴。

最后还要考虑药物的归经,比如心火常用黄连、莲子心、竹叶等;肺火常用黄芩、桑白皮,肝火常用龙胆草、川楝子。这都是为了是药物的作用更有靶向性。

火毒就是火聚集后产生质变,对机体造成更大伤害,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,大都需苦味药把结聚破开,如黄连、黄芩、大黄等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。此外,牛黄、雄黄也有清热解毒的功效。

一些中药清火作用明显,只要明确病因,单独使用时效果就较好。但这几个清火高手最拿手的领域有所区别。

黄芩最会清肺火。黄芩能清热燥湿、泻火解毒。因为它质地中空,和肺脏轻虚的特性相似,所以最擅长清肺火,表现为发热咳痰、烦渴多饮、肤如火燎等。

此时可取黄芩10~20克,煮10分钟后放至适宜温度后口服。此外,口腔溃疡、咽喉肿痛等病症也可服黄芩,因为它善治机体上部的火盛。

肝火耳鸣用菊花。菊花能疏风清热、平肝明目,尤其能缓解肝火旺盛者的眼睛干涩症状。此外,菊花还有平肝阳的作用,头眩耳鸣者也可服。菊花质地松散,不用煎煮也能把有效成分溶出,可以取3~5克用水冲泡代茶饮。

很多苦寒药虽能清热,但用久会伤阴,因此黄芩、黄连这样的药物只能短期服用,菊花则没有这个弊端,只要不是虚寒体质就可长期用。肝阳上亢而头晕的人,可用菊花做枕芯,能起到清爽头面的功效,需要注意的是,建议装枕芯前,把菊花密封放锅里蒸一下,以杀死虫卵。

清肾虚火,地黄最拿手。地黄是一味滋肾阴、清虚火的良药。肾阴虚的人常常有腰酸、五心(手脚心和内心)烦热、盗汗、头晕耳鸣等症状,如果用苦寒药会适得其反,必须用甘寒药滋阴。地黄富含汁液,且煎出的药液质地浓厚色黑,能沉入下焦填补肾精。

不过,有人服地黄后会腹泻,经常便秘者可用生地黄30克煎煮十几分钟后服;必要时用熟地黄10~15克,煎煮30分钟再服用,可避免腹泻。

胃火。胃火的产生和饮食有关,如吃太多肥甘厚味,导致脾胃运化功能下降,表现为胃胀痛等,可用清胃散、牛黄清胃丸等。

肺火。虚火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少而黏、潮热、盗汗、手足心热、失眠,可用百合固金丸。实火常表现为痰多色黄、黏稠、喉燥咽痛、面红口干、心烦口渴、胸满气喘,可服用牛黄清肺散、鲜竹沥等。

肝火。多与工作压力,生活环境,以及身体的激素变化有关。一般表现为头晕、面红目赤、口苦咽干、急躁易怒、舌边尖红等,有时还会感到心烦易怒、睡眠欠佳。此时可遵医嘱口服杞菊地黄丸,注意饮食少酸多甜,养肝、健脾、和胃。

心火。最容易出现的症状是失眠,还可表现为心悸、舌尖痛等。由于引起心火的原因比较复杂,建议咨询医生后选药,饮食上应多吃酸枣、百合等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脏腑上火还常分实火和虚火,很多病症都可能出现类似症状,多数人难以分清,建议使用以上药物前请中医辨证。

参考资料:/"target="_blank"新华网---中药里的清火高手

浑身酸痛头疼,也不发烧,这是怎么回事?

头疼、浑身酸痛无力,但是没有出现发烧症状,可以分为生理性情况和病理性情况两种。常见的生理性情况为极度疲劳,常见的病理性情况为病毒性感冒、高血压等疾病,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的治疗。

一、生理性情况:

通常在身体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下,容易导致身体负荷过重、神经衰弱,而出现头疼、浑身酸痛、无力等症状,一般不伴有发烧。针对此种情况,一般可以通过补充睡眠、适当休息进行缓解。

二、病理性情况:

1、病毒性感冒:当人体受凉或过度劳累时,会导致免疫力下降,此时病毒容易入侵,从而引起感冒,早期感冒并不容易引起发烧症状,通常仅有头痛、鼻塞、浑身酸痛无力等表现,可经血清病毒检测确诊,可以在医生建议下服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;

2、高血压:遗传、钠盐摄入过多等因素,均易引起高血压,在精神紧张、情绪波动后,容易出现头痛以及浑身无力、酸痛、头疼等症状,建议前往医院检查并积极治疗。高血压患者通常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,规律服用药物进行降血压治疗。此外,还需要调整饮食,平时炒菜时尽量少放盐,以免引起血压波动。

最近身体老是发热,但不发烧这是怎么回事?

对这种情况,有两种观点值得注意:一种观点认为,发热应该以患者的自我感觉为主;另外一种观点认为,发热应以体温检测为准。

发烧的机理可从两方面说明,常见的是感染性发热,即细菌,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,与战斗微生物战斗的免疫细胞(白细胞,淋巴细胞)释放出多种炎症介质,炎症介质作用到大感染,包括我们所知道的上呼吸道的感染、泌尿系的感染,会有尿频、尿急、尿痛胃肠道的感染,包括腹痛、腹泻等等,除此之外还会有像我们所知道的支原体的感染、结核的感染等出现发热可能还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引起的,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出现产热散热过程中出现不平衡,如果机体在制热源的作用下出现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条,出现体温中枢功能障碍。

考虑是上火,阴虚内热,现在的情况还是需要慢慢调养的。要及时看看中医明确是肾阴虚选择适当的中成药物调理治疗,如六味地黄丸,多喝水,饮食清淡易消化食物,避免油腻和辛辣刺如果出现了发热需要考虑是什么原因导致的,是细菌、病毒等微生物感染,还是风湿热、内出血吸收、心肌梗死、严重脱水、甲亢、慢性心衰、运动或者紧张、经前或者怀孕引起的非感染性发热。阴虚是指机体阴液虚亏及其功能减退,因而阴不制阳,导致阳相对亢盛,机体出现虚热内生的病理状态。多由于阳热之邪耗伤阴液,或五志过极化火而伤阴,或久病耗损阴液等所致。阴虚采用药物治疗、心理治疗等。甲状腺功能亢进主要临床表现为高代谢症群,患者可表现为怕热多汗,皮肤、手掌、面、颈、腋下皮肤红润多汗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因长期的精神紧张。

从来不发烧是什么原因

体温是人体内部的温度。在正常情况下体温的昼夜差别不超过1度。

体温恒定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,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。

正常情况下体温通过自身的温度感受器在体内、外环境温度的刺激下,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的活动,相应的引起内分泌腺、骨骼肌、皮肤、血管和汗腺等散热组织器官活动改变,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,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。

相对稳定的体温能够使体内的酶保持最高活性,有利于细胞内各项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,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。

长期不发烧说明机体的免疫功能、心理调节、体温调节正常。

常年不生病的人有两种情况,身体素质、好免疫力强是其中一种。日常会关注天气变化,及时增减衣物,就不会被感冒发烧找上。再有一种是对自己身体健康并不关注,不会将平时的感冒发烧以及一些小病痛当一回事,也不会看病吃药。这种人有可能会突然得大病,原因是因为隐疾早已潜伏在身体里,只是没有得到及时医治。

经常生病的朋友,因为对于外部环境极其敏感,能够感受到天气或者环境的变化,只要日常生活加强身体保养,经常锻炼身体素质会增强,重视营养健康在饮食上花费一些心思。换种说法就是要警惕不要让自己生病。若是担心自己长期不发烧而担心自己的身体,可以定期做一下检查,这样就可以放心了。

我不发烧但还觉得冷什么原因?

身上发冷,但不发烧,可考虑有感冒的情况出现,多是由于受凉,过度劳累,抵抗力低下引起。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鼻塞,流涕,食欲降低,全身酸痛,乏力等症状。

如果出现以上症状,建议注意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,注意保暖,避免受凉,多饮温开水,多进食蔬菜水果。可以口服氨咖黄敏胶囊,抗病毒的口服液,或者是连花清瘟胶囊。注意规律饮食,少食多餐。注意劳逸结合,大多数患者在一周左右即可痊愈。

如果通过以上处理,仍有身上发冷的情况。建议到医院就诊,行血尿常规,全胸片等相关检查。明确身上发冷但不发烧的原因,根据病因进行对症支持治疗,疾病才能痊愈。

发表评论